2016年,為了降低參賽門檻,并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,MotoGP大幅度修改了相關規則。
最大的變化點是所有賽車的ECU(發動機控制單元)由賽會統一提供,各車隊電控上差距就此被抹平。此外,規定了各個車隊每年可使用的發動機數量,以及賽季開始后新研發的技術禁止裝備上車等規則,這都有利于新參賽車隊和實力較弱車隊。而且官方輪胎贊助商八年來也首次易主,由普利司通改為了米其林。輪胎是賽車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分,突如其然的供應商變更對于賽車性能也有很大影響。
盡管規則的改變壓制了Honda應有的奪冠實力,但是對應新規則后的RC213V賽車依舊對冠軍發起挑戰??梢哉fMotoGP的2016賽季是一場來自4個廠家車隊的9位車手的大混戰。最終Honda雖抱憾未奪得當年的車隊冠軍,但是Marc Marquez在贏得車手冠軍的同時為Honda拿下了制造商冠軍殊榮。
2017年,Honda終于將闊別三年的車隊冠軍收入囊中,三年來首次贏得三冠王。緊接著2018年是史上分站賽最多的一年,共有19場分站賽。競爭異常激烈,但是最終Honda成功衛冕三冠。
2019年,一直在競爭對手車隊的Jorge Lorenzo加入Honda車隊。2020年,Marc Marquez的弟弟Alex Marquez也加入了Honda車隊。團隊架構得到進一步穩固。Honda截止2019年已連續三年,共九次贏得三冠。但相信以Marc Marquez為代表車手的Honda車隊能夠延續勝利,一次次的刷新自己的記錄。
在2016賽季的Moto3比賽中,駕駛Honda NSF250RW的Enea Bastianini在賽季后半段穩步積累積分,最終奪得賽季亞軍,獲得季軍的是投身職業賽車僅2年的Jorge Navarro。
之后的2017年Moto3賽季中,Honda投入了8支參賽隊伍以及15輛全面提升引擎性能與空氣動力性的新型NSF250RW賽車,目標直指冠軍。最終投身職業賽事第二年的Joan Mir以10場勝利之姿登上冠軍寶座,Honda車隊也以18場分站賽13勝的傲人戰績席卷該賽季,令其他參賽賽車望塵莫及。
2018年,不少車隊相繼退出了Moto3,賽季變成了KTM與Honda的對決。Honda的目標依舊是冠軍,以7支隊伍13輛賽車的體量投入當年Moto3賽季。每場分站賽的競爭都異常激烈,僅僅1秒的時間差,排名就可能相差十余位。但是駕駛NSF250RW的Jorge Martin以7勝的壓倒性優勢為Honda贏得了桂冠。
2019年的Moto3競爭依舊激烈。Honda攜7支隊伍14輛賽車加入戰團。最終Dalla Porta以17戰10次登臺的佳績提前兩站鎖定勝局。奪得當年賽季車手榜第一的同時Honda也連續第三年奪得了的制造商冠軍。
2020年,和其他賽事一樣,MotoGP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,在三月份進行了Moto2和Moto3的比賽之后,整個賽季停擺了約4個月。在沒有誰親歷過的艱辛中,MotoGP賽事在7月戰幕重開。
就此,Honda在WGP的賽場上獲得了800場勝利。但是自我挑戰的步伐不會就此止步,Honda會向新的記錄不斷發起挑戰、向前邁進。